本站QQ群:19036666
      網上景區 手機 微信

       

      思想薈·為偉大事業貢獻智慧與力量

       

      [ 編輯:tangtang | 時間:2017-03-10 10:01:39 | 推薦:曲阜優秀商家展示 | 來源: | 作者: ]

      ——代表委員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分子的重要講話

        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的事業,決定了我們更加需要知識和知識分子,更加需要知識分子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作貢獻。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知識分子凝聚起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給廣大知識分子以鼓舞和激勵,也提出了囑托與期待。面對新的歷史需求,知識分子應當如何“立德、立功、立言”?國家和社會應給予知識分子怎樣的環境與空間?3月7日晚,吉林大學資深教授孫正聿委員(左二)、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代表(左三)、南京大學教授劉志彪委員(左四)做客光明網兩會沙龍,就此展開深入探討。

      家國情懷源于深厚文化土壤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中國知識分子歷來有著心系蒼生、胸懷天下的情懷與擔當。

        “中國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源自社會結構、傳統文化以及整個文明形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理念,蘊含著對國家和社會所肩負的責任。特別是近代以來,我們經歷了百年屈辱,與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形成了巨大反差。苦難與輝煌相互交織,進一步強化了知識分子家國情懷。”孫正聿委員認為,回顧那段歷史,在救亡圖存的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的知識分子鐵肩擔道義,發出了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科學救國的號召,他們是在燦爛文明滋養下成長起來的志士仁人。

        在李建保代表看來,愛國情懷自古就流淌在中國知識分子的血脈之中。“新中國成立之初,很多科學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毅然回國,把國家需求作為自己的責任,為振興中華全情投入,甚至獻出寶貴生命。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實質上就是期待我們傳承和弘揚這一優秀傳統。”

        “知識分子的定義至少包含兩點:有專業技能;要關心社會。而中國的知識分子,除此之外,還兼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劉志彪委員指出,“中國的知識分子總是立時代之潮頭,以啟蒙社會、引領潮流為己任,憂國憂民,不在乎個人得失,只要能夠報效祖國,任何艱苦的條件都能夠忍受。”

      為知識分子釋放才華優化政策環境

        近年來,中央密集出臺一系列文件,建立有利于知識分子干事創業的體制機制,不斷優化知識分子釋放才華的政策環境。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的環境和氛圍越來越好。習近平總書記說,要充分信任知識分子,要對知識分子提出的意見和批評多一些包涵、多一些寬容,這正是對知識分子探索精神的鼓勵。”孫正聿委員認為,“排在新發展理念首位的便是創新,創新就要求敢于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論自然科學還是哲學社會科學,都是在不斷探索中進步的。只有允許存在不同觀點,允許互相批評,才有可能達成共識。費孝通先生所講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指的就是這種氛圍。”

        劉志彪委員對此深表認同。“當今時代,是中國知識分子最能夠發揮作用的黃金時代,國家對知識分子更加包容開放,愿意更多地聽取知識分子的意見。比如我所在的江蘇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智庫成果轉化為政府政策的數量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升。”結合實際工作,劉志彪委員建議:“希望政府能夠進一步合理改進科研經費使用政策,更有效地肯定和激勵知識分子的勞動付出。”

        “知識分子需要一種匠人精神,這種精神表現為幾十年如一日在某一個專業領域躬耕鉆研。”李建保代表認為,社會轉型期面臨諸多復雜問題,需要專業人士從專業角度進行判斷,這需要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積極性,而能否發揮,與體制機制是否科學密切相關。“高校知識分子是典型的腦力勞動者,對此要使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我們倡導尊重知識分子,最大的尊重就體現在制度和管理上。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

        回望歷史,知識分子為國家和民族的進步貢獻才智、引領風尚。新的時代,廣大知識分子如何繼往開來,將才智與專長融入波瀾壯闊的社會實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一要主動擔當,二要自我約束。”李建保代表分析,“知識分子應擔當起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責任,不論身處何地,都要圍繞經濟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等主動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在自己的崗位上作出應有貢獻。同時,不論個人還是學術團體,都要加強自我約束,自覺遵守學術道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抵制學術不端行為,建設風清氣正的學術共同體。”

        劉志彪委員認為,高校知識分子群體投身科學研究、培養人才、服務國家,不能僅憑一腔熱情,更要有專業上的日積月累。“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知識分子能夠提出務實管用的對策建議。務實就是接地氣,能夠結合中國國情;管用就是能解決國家、地區發展面臨的問題。而一個沒有深厚學術功底的人,做不好對策研究。比如我們做智庫研究,需要大量數據和調研,還要對這些成果進行分析總結、歸納提煉,這都需要以專業知識為支撐。”劉志彪委員表示。

        “要為偉大事業貢獻智慧與力量,就要有專業擔當、社會擔當和道德擔當。所謂專業擔當,就是要以一顆平常心從事艱苦的學術研究,通過自己的努力對人類文明作出貢獻。所謂社會擔當,就是要把家國情懷落實為社會責任,認真思考并致力于解決社會問題。所謂道德擔當,是指學者要言行一致,不能把為人和為學分開。”孫正聿委員說,“作為一名哲學研究者,除了教書育人,我還有一個使命,就是推進哲學的大眾化和普及化,用徹底的理論去說服人,引導人們堅守正道、追求真理。對我來說,這就是‘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

      】 【打印繁體】 【投稿】 【關閉】【評論】 【返回頂部
      [上一篇]學人小傳:任繼愈 [下一篇]她們的眼中,鄉愁是什么
      評論
      稱呼:
      驗 證 碼:
      內容:
      相關欄目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權利聲明 |  招聘信息 |  企業資質 |  友情單位 |  聯系我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C) 1999-2023 www.www.dys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絡實名:曲阜信息港
      歡迎廣大用戶投訴舉報違法不良信息,舉報信箱:qufuceo@163.com QQ:858889866 魯ICP備07022795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