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以“智城市,酷生活”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簡稱:中國軟交會)圓滿落幕。
第十二屆中國軟交會展覽面積達到30000平方米,中外參展廠商682家,國內省市團組38個,同期舉行會議活動64項,涉及30多個行業領域,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客商超過3000人,其中高端演講嘉賓近千位,專業會議及行業用戶代表超過20000人次,參觀觀眾30000余人次。本屆中國軟交會充分發揮了傳播高端聲音、凝聚精英智慧、引領行業發展、推動產業融合、促進國際合作、打造交易平臺的作用。
一、全面呈現智能未來,充分體現軟件力量。
以“智城市,酷生活”為主題的中國軟交會,通過展覽展示、會議論壇、報告發布、交流對接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詮釋了智慧城市的智能未來。
在智慧城市綜合體驗展區,國家電網的能源互聯網,東軟、華為、華信、海輝、華錄等企業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三大運營商打造的智慧城市平臺,天途有線的智慧家庭產品,現代高技術的智慧交通系統,大連銀行的智慧金融產品,科技園區展現的智慧園區以及各省市團組帶來的智慧城市項目,演繹智慧傳奇。
展覽中,一系列新奇有趣的智能產品,非常直觀地展現了軟件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以及軟件在商業領域的巧妙應用,展會的后兩天是智慧城市市民體驗日,內置感應裝置的自行車健身器、“微拍得”移動互聯網終端、人臉識別攝像頭等產品,展示的正是智能軟件給生活帶來的神奇變化令參觀者大開眼界。美國特洛伊大學軟件學院教授史丹利維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人們提出了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新名詞,不管我們怎么去理解他,我們看到的生活越來越簡單,也越來越有趣了,這就是軟件的神奇之處。
“智能電網支撐智慧城市發展論壇”、“中國智慧城市協同創新峰會”、“智慧交通論壇”和“大數據時代的智能交通發展論壇”等會議揭示了智慧產業的黃金機遇和發展挑戰。
同期發布的《中國智能電網與智慧城市發展研究報告》白皮書,闡釋了智慧電網是智慧城市“神經系統”的一部分,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基礎。
在2013-2014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年度發布會上 ,英特爾、大連天翼、文思海輝、東軟熙康等十五家企業榮獲智能生活最佳解決方案獎。此外,對接交易活動也覆蓋智慧城市、智能應用等領域。
二、中外嘉賓齊聚濱城,權威把脈產業發展。
商務部駐大連特辦特派員單慶江、商務部服貿司副司長萬連坡、商務部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執行副會長趙中屹、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國家電網總信息師吳玉生、國家發改委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陳峰、國家發改委宏觀學會副會長王建和來自教育部、海關總署、國家外匯總局的國家部委領導,以及來自全國38個省市的近千位政府代表出席了本屆展會,充分體現了國家部委和全國各省市對軟交會的高度關注。
遼寧省政府副秘書長陳淑珍、遼寧省發改委副主任周喜鼎、遼寧省外經貿廳副廳長曾曉非、大連市委副書記宋善云、大連市委常委、副市長曲曉飛、大連市副市長劉巖、大連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董呈發,以及遼寧省財政廳、經信委、教育廳、服務業委、知識產權局和大連市相關委辦局的領導出席了展會同期舉辦的重要活動。
大數據專家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IDC 全球高級副總裁弗農•特納、韓國科學院院士李一恒、英特爾中國研發總經理何京翔、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總工程師胡善勇、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總裁陳立峰、AMD 公司首席信息官馬克•裴波馬斯特、Tradeshift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米克 布朗、東軟高級副總裁盧朝霞、Camstar公司亞太區總裁康永德、歐美工商會會長高瀅等海內外業界知名專家學者和著名跨國公司總裁級高管應邀參會,他們的精彩演講,指明了產業發展的路徑,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三、領軍企業再聚展覽,全面展示產業風采。
中國軟交會成為全球業界領軍企業匯集的場所。
英特爾、IBM、DELL、SAP、NTT、索尼、日財保險、安永、埃森哲、阿爾卑斯、松下、美商天睿、川崎重工、柯尼卡美能達、新日鐵住、思迪、捷太格特、驪住通世泰、大連賚卡睦、博涵英電、野村信息、野村綜研、大連慧搜等23家跨國公司匯聚軟交會。
來自美國、加拿大、丹麥、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法國、英國、荷蘭、喀麥隆、瑞士、印度、西班牙、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亞、馬里、委內瑞拉、烏克蘭、土耳其、俄羅斯、墨西哥、香港等24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團、觀摩團蒞臨軟交會,帶來世界的矚目。
中國軟交會聚集了國內30余家軟件百強企業,50余家軟件園區,300多家知名企業,20多個省市團組,再現了中國的“軟實力”。包括東軟、華為、海輝、華信、華錄、天途有線、中創、浪潮、中銀、國家電網、智慧谷等國內領軍企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中關村軟件園、中國(南京)軟件谷、億達軟件新城、科技創新城、沈陽國際軟件園、黑大科技園、吉林省東北亞文化創意科技園、濟南齊魯軟件園、嘉興創意創新軟件園、江西慧谷紅谷創意產業園、昆山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寧波市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齊魯軟件園、深圳市高新科技園等軟件園區,以及北京、上海、重慶、浙江、廣東、江蘇、吉林、遼寧、黑龍江、山東、寧夏、貴州、江西、新疆、河南、河北、湖北、湖南、云南、深圳、蘇州、寧波等省市團組。
四、本地企業踏浪而來,搶灘智能產品市場。
展覽現場,觀眾與新產品的互動體驗,與智慧生活的真實 “接觸”,給參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大連本地軟件企業展示的創新智能產品,更是讓市民增添了一份自豪和榮耀。
大連市成功入選科技部和國家標準委首批“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城市,并獲得亞太地區城市信息化合作辦公室評選的“2013中國智慧城市推進杰出成就獎”。大連市已啟動了“無線城市”、“智慧衛生”、“智慧社區”、“智慧產業”等專項工程建設。今年將推進66個城市智慧化建設重點項目,以提升全市智慧化環境、服務民生,并擇優確定19項政府扶持工程給予財政支持。
智慧交通是近年來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大熱點,作為大連智慧交通的帶頭企業,大連現代高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展示了公交車輛監控調度、飛機停泊引導系統等智慧交通產品,其中出租車調度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對市區內的萬臺出租車進行運力調控,并進行城市交通運行分析,目前這套系統正準備向國內多個城市進行推廣。智慧家庭已經開始走進百姓生活,大連天途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帶來了新開發的一系列智慧生活新產品,健身器、監控設備、血壓計等各種生活設備,可以通過智能機頂盒進行連接,讓電視機的功能有了質的突破,讓涵蓋健康醫療、休閑娛樂、社區服務、便民服務、金融功能等綜合解決方案的智慧家庭變成了現實。
五、權威報告同期發布,深度詮釋產業融合。
借助中國軟交會這一權威平臺,媒體、機構、企業都從不同的角度,發出了自己的聲音,關注產業發展趨勢、解讀產業融合應用的行業報告也在這里集中發布,吸引了業界關注的目光。
“新華(大連)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指數”全球首發,從綜合環境、產業實力、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四個維度對國內19個軟件城市進行了評價。
《2014中國企業信息化及軟件需求報告》,連續四年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進行深入調研,針對近年來企業軟件需求總體狀況、企業信息化進展總體狀況以及國內社會經濟各主要行業的信息化投入、采購意向作了較為詳盡的分析。
《2014中國軟件自主創新報告》,連續九年持續關注軟件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繼續對2013年國內外軟件產業的發展情況及熱點做全面研究,掌握中國軟件企業的發展特點,評價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對中國軟件行業發展較具規模的省市自治區內的企業,在基本經營范圍、創新規劃、研發投入能力、人力資源情況等多個方面進行調研。
《中國智能電網與智慧城市發展研究報告》白皮書率先從智能電網支撐智慧城市建設的角度著眼,深入剖析了中國在發展智能電網方面具有很大優勢,正站在全球的領跑線上,有著別國和地區不具有的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優勢,成為中國當前最具有全球優勢的行業之一。
六、緊跟產業發展熱點,高度關注三大熱詞。
“大數據、智慧城市、軟件力量”成為本屆軟交會的三大熱點主題詞。在本屆中國軟交會同期舉辦的64場專題會議論壇活動中,關注“大數據”的論壇有“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政策與趨勢發布會”、“IDC中國ICT市場趨勢論壇”、“大數據創新論壇”、“大數據技術領袖峰會”等14場專題會議;關注“智慧城市建設”的論壇有“首屆中國智慧城市協同創新峰會”、“智能電網支撐智慧城市發展高峰論壇”、“第一屆中國智慧城市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深港澳智慧城市發展投資交流會”等17場會議論壇,80%的論壇活動詮釋了智慧產業發展中“軟件的力量”。
演講嘉賓分別來自英特爾、微軟、IBM、東軟、文思海輝、IDC、Tradeshift、Camstar、AMD、賽迪顧問、天極集團、ISG、華為、浙大網新、軟通動力、VMware、Thoughtworks等國內外業界著名企業的知名人士、專家學者、企業高層約500余人,深入探討了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慧城市在信息化發展中的廣泛應用、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來自60多個國家、30多個行業領域的業界嘉賓,一同分享了關于“智慧城市”、“大數據”的饕餮盛宴,共同領略了IT科技創新帶來的智能應用,感受到了軟件的力量。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大數據的數量和質量都遠遠不夠,大數據的共享、交易機制還沒有完善,大數據技術本身的創新發展也有很大的空間,大數據的數據保護也面臨著挑戰。
大數據專家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教授:大數據是看待現實的新角度,意味著新的商業機會,沒有哪一個行業會有免疫能力,都必須要能夠適應大數據,大數據確實算得上一次革命。
英特爾亞太研發CTO苗凱翔:今天新的信息時代是以大數據為象征的時代,而大數據時代實際上是以人為導向的計算時代。因為相比以往以計算為主導,以網絡為主導的信息時代,數據代表了人們的生活,人們的各種行為都是通過數據體現出來的。
微軟大中華區首席戰略官彭壯壯:做好大數據的工作,應該有三個平臺,第一是數據的管理,諸如結構性的、非結構的、多維度的數據等。第二是數據處理,有的時候要進行一些清理、數據發現和分析。第三是要形成洞察,能夠給所有要使用大數據的,包括所有企業的管理者、經營者、政府的管理者以及每個個人,能有一些非常簡單易行,自助式的工具。
VMware公司大中華區技術總監張振倫:在大數據這個主題下,底層架構如何滿足上層大數據的需求,成為至關重要的話題。我們的目標是構建云,真正的云看起來是沒有國界的,好象今天的世界上的法律沒有規定,但事實上這是不允許的,因此真正IT云是有界限的,那么從今天這樣一個基于煙囪式的結構怎么來過渡呢,虛擬化是最大的催化劑。
Thoughtworks中國區總經理胡凱:這個時代,云、數據、硬件已經不是三個孤立的事物,他們正在不斷地融合在一起。有兩大技術動力在推動這些技術趨勢的發生,一個是寬帶普及,另外一個是芯片和半導體行業的高速發展。在這兩大技術動力的推動下,我們看到了云、硬件、數據,以及這三種技術所帶來的商業創新。
ISG中國區副總經理姜振鵬:大數據到底是什么?第一是我們應該且可以關注數據的全部,而不是局部的抽樣。第二很多不準確的,在混沌的時候相互對沖的分析,最終可以通過大量的數據,最終得到接近真實的結論。第三點是我們由關注事物的因果,變為關注事物的相關。從這三個維度可以去理解什么叫大數據。
七、持續引領產業發展,全面展示企業風采。
同期舉辦的多項主題活動開啟炫彩篇章。“2013-2014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年度發布會”突出“智能力”這一重要指標,圍繞創新力、領導力的“智能、智慧”特點,發布了2013-2014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領軍人物獎、新銳人物獎、突出貢獻企業獎、創新影響力企業獎、最具競爭力產品獎、智能生活解決方案獎和最具推動力服務平臺獎等年度獎項。
“產業園區考察巴士行”活動自舉辦起就頗受歡迎。組委會帶領200多位參展客商、行業媒體考察大連軟件產業和重點企業,參觀訪問大連高新園區軟件產業帶,通過產業游活動更好地了解中國IT企業發展的情況及大連的產業環境。
“中國•大連2014國際IT暨夏季人才招聘洽談會”,為各類人才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服務平臺,邀請了簡柏特、野村信息、文思海輝、東軟、埃森哲、格勞博等134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會,同比上升12%,提供崗位4500個,同比上升29%。
通過中國軟交會這一平臺,國內外高端人士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國的軟件產業、了解了中國,通過這一溝通內外的窗口,為中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下更充分地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臺。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在演講中說:很高興有機會被邀請來參加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交易會,大連的軟交會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我都來過,回顧盛況還是歷歷在目,今天看到大連軟交會又有新的議題和新的規模,感到非常高興,軟交會高峰論壇的主題——軟件的力量,這個題目出的也很好。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大連軟交會關注的重點跟上了形勢,新的觀念、新的技術、新的創新領域。我認為大連軟交會還是辦的不錯的,現在辦到第十二屆還保持著相當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大連市副市長曲曉飛在致辭中講到:中國軟交會在新一年的發展歷程中,堅持提升展會活動的交易性和實效性,強化內部發布的前瞻性和專業性,在業界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逐步增強,不斷向國際一流的IT類展會行業邁進。我們高興地看到,本屆中國軟交會上,眾多業界領軍人士在此共聚一堂,并將就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變革及產業發展在經濟、社會和民生需求上的實際應用展開研討。
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萬連坡在講話中提到: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創辦于2003年,至今已歷經12屆,過去11年里,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在這一歷程中,軟交會架起了本土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與國際產業對接的橋梁,為國內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本屆全球軟件和信息服務高層論壇,以大數據時代的融合創新為主題,深入探討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興起和應用,為全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具有重要意義。
美國AMD公司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馬克•裴波馬斯特在高峰論壇的演講中說:非常高興能夠來到這里出席大會,這是我第一次來大連,大連非常美麗,而且這個會議的主辦方安排也非常熱情,我非常激動,我非常高興能夠在這里分享AMD正在推動的發展趨勢。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大連辦事處主任杜俊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描繪參加中國軟交會的感受:我們希望借助參加這屆軟交會,來跟參展的各個企業有一個很好的溝通,有一個機會能把我們整個“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做得更完整、更完善一些。
八、智慧城市創造商機,多種形式促進交易。
圍繞智慧城市建設的各個行業領域,蘊含著眾多的商業機會,在組委會特別組織的“千人買家團”主題活動中,裝備制造、石油化工、供熱、醫療衛生、智慧城市等20個行業類別,近千名買家與國內外軟件服務外包參展商進行12場一對一洽談,800多家參展廠商參與互動,并促成了多項合作和簽約。其中湖北錦森科技有限公司與大連運邦科技有限公司、洛陽易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意向;大連新銳天地傳媒有限公司與大連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建立合作意向;大連華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大連世紀長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意向;大連盛世天成無限通訊有限公司與大連時代高爾夫教學中心意向簽約700萬元。
展會中大連天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自販機運營管理平臺、設備遠程故障監控系統、高危行業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定位管理系統等產品得到了眾多買家企業的青睞,意向成交總額達1180萬元;紹興風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電站監控項目與大連理工計算機工程、南京富士通南大等公司達成合作意向,意向金額達到2000萬元。
為了促進國際間的交流合作,組委會與加拿大、美國、法國、英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商協會合作,舉辦了6場中外區域合作對接會,邀請了上百個國際買家、發包商與參展企業進行面對面的商務對接和洽談。展會組織的包括摩根大通、聯合國聯邦信貸聯盟、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福雷斯特國際咨詢有限公司、MKG系統有限公司等來自歐美的發包團分別與國內23家軟件服務外包企業進行了三輪一對一的對接,其中博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市科技園區創偉軟件開發有限公司、思特沃克軟件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大連唯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信桌(大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河南省863軟件孵化器有限公司、上海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思迪軟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慧訊軟件(深圳)有限公司、哈爾濱新中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順軟科技發展(大連)有限公司、濟南創新谷等12家中方企業,分別與發包商達成了服務外包合作意向。
旨在促進渠道合作的“2014中國軟件交易渠道年會”,也促成了數量眾多的交易,共有50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意向金額3000多萬。
英國利物浦大學電子工程研究室主任塔碼帝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這里我發現大連是了解中國智慧產業的一個窗口,醫療、交通、金融等領域已經有一系列新成功技術的應用,這是一個新興起的合作大市場,我相信它會成為服務外包之后,大連軟件產業的一個新的突破口。
九、開門辦會強化共贏,節儉辦會突出專業。
本屆軟交會秉承一貫的開放辦會的思路,進一步加大與海內外行業協會、機構組織、專業媒體的合作力度,邀請他們合作辦展辦會,合作組織活動,達到了很好的效果。與歐美工商會、加拿大駐華使館、新加坡資訊通信中心、大韓貿易振興公社、日本公益財團法人神奈川產業振興中心、德國北威州投資促進署、歐美工商會、香港貿發局、美國計算機協會等近百個海外協會機構組織;與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民航協會、國家金融信息中心、中國石油與化工協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項目管理協會、版權保護協會、半導體行業協會、CIO協會、等近百家國內行業協會;與IDC咨詢有限公司、比特網、互聯網周刊、云觀科技、百奧泰國際會議公司等近百家媒體、機構和企業建立了合作渠道,合作舉辦專題展區,組織各種專業會議和專題活動。
IDC咨詢有限公司整合市場營銷部高級經理喬政認為,通過今年合作論壇的舉辦,感覺軟交會這個平臺非常好,客戶很專業,希望明年繼續與軟交會合作辦會,也希望以后有更長遠的合作交流。她說:本屆軟交會給特納副總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軟交會上探討的話題和關注的熱點與世界接軌。
加拿大駐華使館商務處一等秘書譚可維告訴記者:這是我首次參加軟交會,以后還要來參加軟交會,使得更多的加拿大IT領域創新企業,通過大連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軟交會創辦十二年來,一直堅持走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道路,國際化、權威性和實效性不斷提升,在業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本屆展會更是著重了專業性的提升,從簡辦會,淡化政要的邀請,簡化或取消了多項儀式性活動,增加了現場交流對接環節,針對海內外不同客戶的多樣性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對接服務,創造更加符合企業和市場需求的商務交流環境。
十、關注需求完善細節,搭建切實交流平臺。
參加本屆中國軟交會的業內人士和媒體普遍認為,本屆中國軟交會的組織工作,越來越細致周到并凸顯人性化,展前開通的網上交易平臺,更精準的為參展企業提供類別選擇,為中外企業商務配對提供網上預約洽談服務。專門搭建洽談區和服務區,提供專業引導人員協調現場配對交易,為展商和客商交流提供便利。
為了便于參展企業、參會觀眾及新聞媒體更深入了解本屆中國軟交會,更便利地參與每個會議活動,組委會專門開設了手機wap頁面、二維碼網站信息、手機APP、軟交會官方微信等多個電子信息平臺,方便查詢會議信息、活動地點、服務信息等多項內容,為參會者提供了便捷了服務平臺。除此之外,組委會還特別設計了適合普通市民參與的“軟交會關注有禮”、“分享有禮”和“逛展會,找彩碼,發現有禮”等微信互動活動,讓專業展覽變得更加有趣、好看。
中國軟交會肩負發展與繁榮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的責任,承載促進中國貿易轉型的時代使命,見證了中國軟件業發展的輝煌歷程,中國軟交會將力求進一步創新,在權威性、專業性、國際性、實效性上有更大的突破,專注于高品質的客戶需求服務,進一步推進市場化和提升交易性,確保在新一輪的挑戰和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