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QQ群:19036666
      網上景區 手機 微信

       

      曲阜發現孔子走過的城門

       

      [ 編輯:tangtang | 時間:2013-07-31 09:00:38 | 推薦:曲阜優秀商家展示 | 來源: | 作者: ]

       


        本報曲阜7月28日訊(記者 喬顯佳) 近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持續近1年的魯故城考古有了重要發現:首次發掘出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城墻的正門基址。該基址之上是原魯故城的南東門,大約始建于2500年前。遺址位于魯故城南墻略偏東的位置,距東南城墻拐角約1300米。
        考古人員介紹,這座大門應為春秋戰國時期所留。當時孔子曾在魯故城內生活、講學、展示其政治抱負,盡管沒有直接證據,但可以想象孔子曾一次次經過這座氣勢恢弘的大門。
        考古人員說,結合上世紀70年代鉆探的情況來看,大門外有兩座“闕臺”,已被近現代建筑壓在下面。每座“闕臺”南北長可能達到50米,其宏大的規模、特殊的形制,在目前已發現的同時代城門遺址中非常突出。
        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魯故城南東門遺址考古領隊高明奎介紹,魯故城正門往北約1公里,就是著名的魯國宮殿——周公廟,兩者相連構成魯城南北向的一條中軸線。中軸線對人們了解整個魯故城的結構布局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說,中軸線上應該是當年魯故城最重要、最宏偉的建筑。
        據考古發現,魯故城的這座大門到了明清時期,中間門道位置變成一條南北走向的排水溝,幾乎被破壞殆盡。
        面對春秋至戰國期間魯國人分幾次夯筑的城墻,如何為其“斷代”,成為首要問題。讓考古人員頗感幸運的是,從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到戰國中晚期(約2800年前至2200年前),幾乎每次加筑后的城墻上,都出現當時居民的墓葬,為斷代提供了依據。其中,在最早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城墻南坡上,發現一座土坑豎穴單棺單人墓葬,出土3件完整的陶器,以及古人的遺骨,通過測試和研究,即可搞清墓葬的年代,從而為該段城墻的年齡鎖定下限。
       


        

       

       

      】 【打印繁體】 【投稿】 【關閉】【評論】 【返回頂部
      [上一篇]山東省曲阜市古樹名木畫冊印刷完.. [下一篇]唐寅祠完成第八次大修 遵循“修舊..
      評論
      稱呼:
      驗 證 碼:
      內容:
      相關欄目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權利聲明 |  招聘信息 |  企業資質 |  友情單位 |  聯系我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C) 1999-2023 www.www.dys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絡實名:曲阜信息港
      歡迎廣大用戶投訴舉報違法不良信息,舉報信箱:qufuceo@163.com QQ:858889866 魯ICP備07022795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