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了解到,南昌市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將建“非遺”數字博物館,博物館一期工程建設計劃在明年3月完工。
南昌有著2200多年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其中,“南昌瓷板畫”、“灣里上坂關公燈”、“新建西山萬壽宮廟會”3項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另有36項進入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據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傅涌介紹,為了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工作,南昌市將建立“非遺”數字博物館,“上個月我們就開始了一期工程建設,搜集現有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字、圖片、影像等資料,計劃在明年3月份完工”。
傅涌介紹說,二期工程將完成數據管理系統建設,即基本建成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體系。該體系包含名錄項目數據庫、傳承人數據庫、保護工作數據庫等子庫。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認識價值”,傅涌表示,在博物館沒有開建之前,會先將搜集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及時存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站,提升全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