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QQ群:19036666
      網上景區 手機 微信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前景可期

       

      [ 編輯:web1 | 時間:2015-07-25 14:53:55 | 推薦:曲阜優秀商家展示 | 來源: | 作者: ]

        又到一年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連日來,選大學挑專業成為考生與眾多家長細細思量的問題。值得關注的是,在眾多專業中,今年,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成為新的熱點專業。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經濟發展,文化產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而目前文化產業市場中產業鏈高端人才匱乏,這意味著,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記者 黃文珍

      文化產業管理成朝陽專業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已成為朝陽專業。”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化產業管理教研室副主任、碩士生導師尚光一博士告訴記者,對我國經濟而言,文化產業在產業體系轉型升級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代表著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對經濟的整體發展具有高端引領作用。

        據介紹,通過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將有利于提升產品的文化創意附加值,擴大文化產品的消費需求;有利于文化創意企業創建自主品牌,增強競爭力;有利于文化產品貼近群眾生活,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有利于增強我國的軟實力,擴大文化影響力。

        數據顯示,2014年,泉州文化產業增加值309億元,同比增長15%,突破300億元大關。據了解,去年,泉州市文廣新局先后征集文化產業項目44個,總金額近470億元。引導32家企業入駐中國包裝印刷產業(晉江)基地和石獅印刷產業園區,印刷業總產值超165億元,連續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新增影院9家、銀幕43塊,電影票房總收入達1.62億元,躋身全國地級市十強行列。

        據了解,早在2003年,教育部備案或批準了山東大學等4所高校在本科專業目錄外試辦“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專業代碼為110310S。此后,經過近10年的探索與發展,2012年9月教育部頒布的專業目錄中將文化產業管理歸屬為管理學門類下工商管理類,除去了專業代碼后面的字母“S”,這標志著,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轉正成為正式專業。

      “如今,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已經在眾多高校落地開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需按市場需求培養人才

        “目前文化產業人才匱乏現象較為突出,不但高端原創人才不足,同時文化產品的經營管理人才十分缺乏,嚴重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業內人士分析,于是出現了一些冠以中外合作的文化產品,無論是創意的策劃還是后期的運營歸屬權都為外方,而中方只是承擔生產環節,淪為對方的“代工廠”或“加工車間”。

        泉州工業設計協會會長楊學太認為,在學校培養環節,學校教育存在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的問題。盡管一些學校已經設立了文化產業的相關專業,但并沒有很好地去研究文化產業人才市場的真實需求,專業理論教學與產業實踐脫節。據目前調查顯示,當前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面存在著體系不完善、定位不清晰、特色不突出等問題,亟須進行調整。

        “我們愿意在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設置上做更多的嘗試。”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李建華坦言,2012年學院開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到了2014年學院與臺灣淡江大學合作,推出該專業的閩臺合作項目。不論是讓學生在第三學年赴臺灣淡江大學學習,感受臺灣文創氛圍;還是學院聘請文化產業一線業內人士為客座教授、創意實踐導師等方式,都是為了能夠給學生帶來文化產業最前沿的信息,從而避免學校課程與產業實際相脫節。

        “當前,文化產業人才匱乏已成為影響文化消費市場培育、文化產業長遠發展的短板。”作為引進的臺灣人才,迪特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郭進益來泉州已有近兩年時間了。

        他說,最大的感受是,泉州在文化產業鏈的微笑曲線上,前端與后端人才尤為缺乏,即高端原創人才和文化產品的經營管理人才。同時這也意味著,如果高校在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設置和學生培養上,更加貼近市場需求,那么該專業學生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廣闊的。

      】 【打印繁體】 【投稿】 【關閉】【評論】 【返回頂部
      [上一篇]北京推動落實“1+3”公共文化政策 [下一篇]文化產業企業發展正當時
      評論
      稱呼:
      驗 證 碼:
      內容:
      相關欄目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權利聲明 |  招聘信息 |  企業資質 |  友情單位 |  聯系我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C) 1999-2023 www.www.dys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絡實名:曲阜信息港
      歡迎廣大用戶投訴舉報違法不良信息,舉報信箱:qufuceo@163.com QQ:858889866 魯ICP備07022795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