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全國著名的“將軍鎮”紅安縣七里坪鎮,海軍工程大學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建設戰猶酣。
海軍工程大學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項目,是該校去年底在七里坪鎮投資200萬元建設集革命傳統教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紅色景點——海軍廣場之后,興建的又一革命傳統教育項目。該項目一期投資1600萬元,分三期進行。海軍工大政治部副主任嚴光成說,七里坪是鄂豫皖蘇區的革命搖籃,學校已連續25年組織了萬余名學員來此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興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就是讓學員在這里親身體會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和精神,培養更多的新時代“紅軍”從這里走出,成為共和國的堅強衛士。
目前,在七里坪鎮,一批像海軍工程大學革命傳統教育項目和革命遺址景點修繕工程正在建設中。這些都是七里坪鎮黨委政府以“紅”為魂、強力打造“中國紅軍第一鎮”的重要組成部分。
七里坪鎮是著名的黃麻起義策源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紅軍主力部隊在這里誕生,143位共和國將軍和省部級以上領導干部從這里走出,秦基偉、劉昌毅、徐深吉等18位共和國將軍是七里坪人,被譽為“將軍鎮”。全鎮有以長勝街革命遺址群為代表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革命戰爭年代,有3.8萬優秀兒女為革命獻身,其中有名有姓的在冊烈士就多達7500余人。這里幾乎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村村有將軍、山山是戰場、處處埋忠魂。
新中國成立后,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視察過這塊紅色的土地,極大地鼓舞了七里坪鎮廣大干部群眾。鎮委鎮政府圍繞省、市、縣委戰略目標,確立了堅持生態立鎮、旅游興鎮、產業強鎮,打造紅色名城、美麗山城、富裕新城的“三鎮三城”發展思路。從發掘紅綠兩色旅游資源入手,堅持以“紅”為魂、紅綠相融、挖掘古色、突出特色、并駕齊驅、同步發展的工作思路,以長勝街AAA級旅游景區為核心,以楊山河吧生態長廊、周八家古民居傳統村落、席氏古民居等古色景點為特色,整合鎮內眾多革命遺址遺跡和綠色生態資源,努力打造成“中國列寧市,紅軍第一鎮”國家4A級景區。同時,加大區域合作力度,與大別山紅色旅游圈接軌,力爭把七里坪打造成為繼井岡山、延安之后又一全國著名紅色旅游品牌。
今年七里坪鎮開工建設的旅游名鎮項目接近20個,爭取項目資金2億多元,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接近10個,項目支撐了旅游名鎮的建設。該鎮36處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總投資約3600萬元的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秦基偉將軍故居、八一烈士紀念園、游客接待中心等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以長勝街AAA級旅游景區為代表,七里坪革命烈士紀念碑、熊家咀烈士墓群、八一烈士陵園、秦基偉將軍故居、徐向前元帥舊居、紅二十八軍軍部舊址、紅軍縫衣廠、紅軍兵工廠、紅二十八軍招兵處、抗日軍政學校舊址等旅游景點,每年吸引觀光游客近百萬人。“中國紅軍第一鎮”呼之欲出,聲名遠揚。